Search Articles/Users
Follow

Last Followed

Last Updated

Username

2022

Ava Gregoraci · Jun 11,2023 10:22

No Access Permission

Your user group (LV1) does not have permission to view this content (LV2)

Cancel

Save to
FebBox

TV Shows

Jun 11,2021 13:33

Add

Add New Folder

FebBox Insufficient Available Space

1056.56 GB of 1000 GB Used

Your FebBox requires more storage space to save files. Please upgrade your membership, purchase additional space, or organize your FebBox storage space to continue saving.

Buy Extra Space

Return the root directory, Clean up space

cnBeta中文业界资讯网

8 Followers

18519 Articles

cnBeta.com成立于 2003 年,是中国领先的即时科技资讯站点,已成为重要的互联网IT消息集散地,提供软件更新,互联网、IT业界资讯、评论、观点和访谈。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快速响应;报道立场公正中立;尽可能提供关联信息;网友讨论气氛浓厚。

我们致力于奉献适合中文读者阅读的科技资讯,呈现科技如何影响人们生活的报道。
Put away

More

Recent

两栋大厦几乎搬空 完美世界回应大规模裁员

摘要:针对近期网络传言关于完美世界启动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公司今日作出回应,确认此举为必要的人员结构优化。完美世界指出,为积极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公司持续开展创新探索与转型升级工作。在此过程中,确实发现部分产品的业绩未达预期。 面对这些挑战,公司主动进行内部梳理与调整,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资源再配置、专注核心项目、必要的人员结构调整以及办公空间的集约化使用等,以确保资源能更加集中于公司的核心及优势业务上。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29亿元,同比下降30.19%;归母净利润亏损2976万元。分析认为,在此背景下,此次大规模人员优化,或许正是完美世界为应对行业变革、推动业务转型的一次重要举措。根据先前的报道,有员工透露称,“这是完美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员优化”,涉及的裁员总数超过千人,个别研发部门的人数甚至减少了数百人,有的150人规模的团队仅剩数十人。报道还提到,完美世界总共有三栋办公大楼(不包括食堂),目前其中两栋几乎已经搬空。而公司剩余的项目数量寥寥无几,以至于“很难再将其称之为大厂”。 原文:https://m.cnbeta.com.tw/view/1436175.htm

Report

Unwanted commercial content or spam

Pornography or sexually explicit material

Hate speech or graph violence

Harassment or bullying

Other

聊天软件鼻祖ICQ今日正式停止服务

摘要:聊天软件鼻祖ICQ在5月份发表公告称,将于6月26日关闭,建议用户改用VK Messenger。ICQ官网今天显示“Service stopped working”,正式停止服务,28年的运营生涯彻底结束。 据悉,ICQ是一款免费的信息应用程序,由以色列公司Mirabilis于1996年11月16日推出。1996年,三个以色列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聚在一起,决定开发一种使人与人在互联网上能够快速直接交流的软件。ICQ不仅支持文字语音聊天,还支持异步离线消息、可恢复文件传输和可搜索目录,使人与人在互联网上能够快速直接交流,推出后风靡全球。取名ICQ也就是“I SEEK YOU(我找你)”的意思,起源于俄罗斯语中的“īkq”。ICQ支持Windows、macOS、Android、iOS及网页版等,全盛时期用户量超过1亿。后来中国市场上的腾讯QQ就是模仿的ICQ,最早叫做OICQ,O是opening的缩写,之后在2000年才改名为QQ,延续至今。ICQ的开发公司Mirabilis于1998年6月被AOL收购。2010年7月8日,AOL以18750万美元将ICQ出售给Digital Sky Technologies(简称DST,2010年9月16日更名为Mail.ru Group)。 原文:https://m.cnbeta.com.tw/view/1436173.htm

Report

Unwanted commercial content or spam

Pornography or sexually explicit material

Hate speech or graph violence

Harassment or bullying

Other

蝴蝶史诗般地飞越大西洋 行程飞越4200公里令科学家惊叹不已

摘要:科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小红蛱蝶(Vanessa cardui)利用顺风以及主动飞行和自动驾驶的策略,马不停蹄地飞越了整个世界,行程至少达 4200 公里(2,600 英里)。他们认为,这次旅行耗时五到八天,可能是蝴蝶成年寿命的一半。 更重要的是,这些喜欢冒险的动物实际上可能会飞行更远的距离--7000 公里(4350 英里)或更远--从西欧到非洲,再到南美洲。这颠覆了我们对蝴蝶迁徙和行为的认识。这项研究的合著者、巴塞罗那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埃里克-托罗-德尔加多(Eric Toro-Delgado)说:"蝴蝶只能采用主动飞行和迎风滑翔交替进行的策略来完成这次飞行,主动飞行耗费能量,迎风滑翔则耗费能量。我们估计,如果没有风,蝴蝶最多可以飞行 780 公里(485 英里),然后就会消耗掉它们所有的脂肪,从而消耗掉它们的能量。"在远离蝴蝶已知分布区的南美洲大西洋沿岸法属圭亚那发现成群的 V. cardui 后,来自奥托瓦大学和西班牙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一套基因侦查工作,证实了这一令人惊叹的洞察力,揭开了蝴蝶的秘密生活。虽然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但基因组分析证实,这些蝴蝶与非洲和欧洲的蝴蝶亲缘关系密切,这意味着它们并不是从北美陆路南迁的。随后,对搭乘顺风车的花粉粒进行分析后发现,它们源自生长在非洲热带地区的两种植物。由此,科学家们可以追踪到,这些蝴蝶在飞越海洋探险之前,已经从这些植物中汲取了大量花蜜。 虽然科学家们可以确认2600英里的旅程,但他们认为蝴蝶的实际行程可能是这个距离的两倍。最后,研究人员利用蝴蝶的翅膀进行了氢和锶同位素分析--基本上提供了这些动物起源地的"指纹"。将化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研究人员能够将结果与合适的栖息地相匹配,并发现这些蝴蝶很可能来自遥远的法国、爱尔兰、英国或葡萄牙。渥太华大学副教授克莱门特-巴蒂尔(Clément Bataille)说:"这是首次在迁徙昆虫身上测试这种分子技术组合,包括同位素地理定位和花粉代谢编码。研究结果很有希望,并可应用于许多其他迁徙昆虫物种。这项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昆虫迁徙的认识。"然而,遗传学和化学分析只是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小组随后使用了 2013 年 10 月发现蝴蝶之前的风向轨迹历史记录。随后,他们发现,有利的信风使得这次史诗般的跨大西洋旅行成为可能,这是对昆虫迁徙行为的一个令人震惊的新认识。"这项研究很好地证明了我们往往低估了昆虫的传播能力,"合著者、渥太华大学博士后梅根-莱希(Megan Reich)说。"此外,我们也完全有可能低估了这类扩散事件的频率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于V. cardui来说,这次横跨大西洋的飞行并不是一次兜风,它更像是一次终生难忘的旅行。该物种的成年寿命只有两到四周,在此期间,它们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繁殖中。因此,这次旅行似乎是物种生存的一个重要策略。 贸易风记录显示,这次看似不可能的飞行确实可行贸易风记录显示,这次看似不可能的飞行确实可行Talavera et al/Nature Communications/CC By 4.0他们的飞行路线利用了撒哈拉气层,这是一种季节性大气现象,在春末、夏初和秋初,干燥、含尘的空气会聚集在非洲沙漠上空。它穿过北大西洋,每隔三到五天就会在南美洲上空倾泻颗粒物,并在此过程中为亚马逊河施肥。现在科学家们知道,这种尘埃云还有助于像这些蝴蝶这样的生物的飞行能力。这项研究并不是要抹杀这些昆虫长途旅行者的惊人壮举,它还揭示了以前不为人知的迁徙空中走廊,以及由于气候变化,这些空中走廊可能越来越多地被许多寻找最佳环境的物种用作无形的"超级高速公路"。它还挑战了蝴蝶因翅膀脆弱而一般不喜欢大风环境的观点。共同第一作者、来自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的杰拉德-塔拉韦拉(Gerard Talavera)说:"有必要促进对散布昆虫的系统监测,这有助于预测和减轻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潜在风险。"最近,人们还发现蝴蝶也是数十亿昆虫中的一员,它们通过欧洲的一个狭窄山口向南迁徙,寻找该地区更温暖的环境。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罗杰-维拉(Roger Vila)补充说:"我们通常认为蝴蝶是美丽脆弱的象征,但科学告诉我们,它们可以做出不可思议的壮举。关于它们的能力,还有很多东西有待发现。"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原文:https://m.cnbeta.com.tw/view/1436172.htm

Report

Unwanted commercial content or spam

Pornography or sexually explicit material

Hate speech or graph violence

Harassment or bullying

Other

地球自转变慢了,5年后一分钟只有59秒?

摘要:近日,有媒体报道称:5年后即2029年,1分钟或只有59秒。这一说法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被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科学家发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冰盖正在大规模融化,改变了地球的形状,导致地球自转减速比之前更快。这一变化可能在五年内引发全球计时危机,比如计算机通讯和电信网络造成大规模中断。 事实上,这样的表述并不准确,正确的表述应该为:2029年,某一个1分钟可能缩短为59秒,并且冰盖融化延后了这一天的到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1分钟还会减少成59秒呢?时间难道不是固定不变的吗?这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我们的计时系统尽管时间似乎是均匀流逝的,但实际上我们已经调整了几十年——每隔几年插入一个闰秒。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下我们的计时系统。为确定时间,我们现在常见的时间系统包括三种,分别是: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的世界时(Universal Time,UT1)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准的历书时(Ephemeris Time,ET)以原子内部电子能级跃迁发射的电磁振荡频率为基准的原子时(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法语:Temps Atomique International, TAI)世界时(UT1)是通过将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记为一天来确定的时间标准。它基于地球相对于平太阳的角度变化来划分时间刻度。世界时在航海和导航领域,以及天体测量和天文大地测量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并不是恒定的,世界时的稳定性不足,难以完全满足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对极高精度时间的需求,比如天文观测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为了满足更高精度的实际需要,科学家们引入了原子时。具体来说,原子时是通过原子钟来实现的,而原子钟利用的是原子内部电磁振荡的周期来计时,这种振荡周期非常稳定。因此,原子时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和稳定度,能够提供极其精准的时间标准,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导航系统、通信网络等领域。铯原子钟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空间锶原子光钟实验室,测量仪器显示相关实验信号。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代表大会决定将秒的定义从天文秒改为原子秒,将铯-133原子无干扰的基态超精细能级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定为1秒,也就是说,将铯-133原子发出的辐射振动9192631770次所持续的时间定为1秒,称作国际单位制秒。这一决定标志着原子时的正式确立,并为后续的时间计量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我们国家标准时间的自主校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张首刚研究员为代表的科学家们长期扎根西部,甘于寂寞,攻关十余年,成功研制高稳定连续运行冷原子铯喷泉基准钟,把我国标准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偏差从100纳秒减小到5纳秒内。一分钟为什么会变成59秒?以地球自转为参考的世界时,一直是国际标准时间产生的重要参数之一。一天被分为24小时,1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世界时刻反映了地球相对于宇宙背景的转动角度,这是很重要的。而采用原子时是一种非常准确、不变的时间定义方法,但它也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后果:原子时与地球自转定义的世界时不太匹配。原子时与世界时之间的差异。图片来源:文献[1]几个世纪以来,时间测量的稳定度不断提高,使我们能够看到地球的自转速度并不恒定,这就会使原子时和世界时之间产生差异。为了兼顾这两种需要,便引入了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UTC)系统。当国际原子时与世界时的时刻相差达到0.9秒时,就需要对协调世界时(UTC)进行调整,即增加或减少1秒,以尽量接近世界时,这就是所谓的闰秒(负闰秒,最后一分钟为59秒;正闰秒,最后一分钟为61秒)。这种添加闰秒的世界时就是协调世界时,也称世界标准时间,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时间系统。自1972年UTC正式使用至今以来,地球自转一直处于不断减慢的趋势,协调世界时已经添加了27个闰秒,均为正闰秒。然而,自2020年年中以来,地球自转速率呈现加快趋势。因此科学家估计,在2029年,人类可能就需要首次减少1秒为“负闰秒”,对应的1分钟只有59秒,来保持原子钟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的同步。地球自转速度为何不恒定?在千年的时间尺度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受三个地球物理过程的影响。首先,海水和海底之间的摩擦会逐渐消耗地球自转的动能,从而减缓地球的自转速度,这就是所谓的潮汐效应。其次,由于冰期后回弹,地球形状会发生变化,变得更为扁平,使地球的惯性矩发生变化,降低了其自转速度。这类似于滑冰运动员在旋转时将手臂向身体两侧平伸以减速旋转的原理。最后,地球内部的一些过程,即地核和其外层(地幔、地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例如地磁场变化和地幔对流,也会导致地球自转速度产生变化。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统服务(IERS)的数据,地球的自转速度确实在缓慢减慢。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周期每个世纪增加大约1.8毫秒。虽然这个变化看似微小,但在长时间尺度上,其累积效应却非常显著。例如,古代天文学家记录的日食时间与我们今天计算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2500年前(大约春秋战国时期)观测到的日食时间与现代时钟相比,时钟误差约为4小时。原本,科学家预计由于这些地球物理过程的作用,地球自转速度的减缓将使得首个“负闰秒”在2026年到来。然而,卫星测量数据显示,从1986年开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格陵兰和南极的冰盖正在加速融化。这一现象导致海平面加速上升,进一步减缓了地球自转速度。由于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双重效应,地球的惯性矩增加,自转速度变得更慢,从而推迟了负闰秒的到来。极地冰层融化并向赤道移动,减缓了地球的自转速度。图片来源:文献[3]闰秒会带来什么影响?闰秒通常在世界协调时(UTC)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23:59:60实施。闰秒的调整对日常生活的直接影响较小,人们往往感受不到闰秒所带来的变化。但对依赖精确时间同步的技术系统和应用领域,如计算机、金融、航空航天等领域,闰秒却有重要影响。例如,闰秒的加入或删除需要全球同步,对计算机系统的时间管理提出了挑战。2012年,多个大型网站就因为时间同步错误,导致服务器崩溃,出现了短暂的服务中断。2015年,闰秒再度来临时,工程师们修复了部分2012年出现的问题,但发现了新的问题。又如,每次闰秒调整,GNSS系统需要更新时间数据,以保证授时精度。如果未能及时调整,可能导致导航电文的不准确。与传统的增加一秒的闰秒不同,史无前例的负闰秒将会给许多依赖精确时间同步的系统带来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金融系统等等往往已经设计好如何处理增加的正闰秒,但对如何处理减少的负闰秒则可能缺乏足够的准备。科学家们正在呼吁各界共同努力,为负闰秒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全球技术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尽管闰秒的初衷是保持UTC与地球自转时间UT1同步,但闰秒的调整,特别是潜在的负闰秒,正不断增加时间同步系统的复杂性。有人提议实施幅度更大的校正,如闰分、闰时,以将调整时间延长至百年、千年;也有人建议停止校正,同时公布世界时和国际原子时之间不断增长的时刻差。2022年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最迟不晚于2035年废除闰秒,改为闰分,即允许国际原子时与世界时的时刻相差在1分钟以内。并要求各方协商提出一个可以将“协调世界时”持续至少百年的新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时间同步技术会不断涌现,例如更精准的光钟和更加智能的网络时间协议,都可能为解决闰秒问题提供新的途径。参考文献[1] Tavella, Patrizia, and Jerry X. Mitrovica. "Melting ice solves leap-second problem—for now." (2024).[2]Agnew, Duncan Carr. "A global timekeeping problem postponed by global warming." Nature 628.8007 (2024): 333-336.[3] Gibney, Elizabeth. "Climate change has slowed Earth’s rotation—and could affect how we keep time." Nature 628.8007 (2024): 243-244. 原文:https://m.cnbeta.com.tw/view/1436170.htm

Report

Unwanted commercial content or spam

Pornography or sexually explicit material

Hate speech or graph violence

Harassment or bullying

Other

地球自转变慢了,5年后一分钟只有59秒?

摘要:近日,有媒体报道称:5年后即2029年,1分钟或只有59秒。这一说法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被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科学家发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冰盖正在大规模融化,改变了地球的形状,导致地球自转减速比之前更快。这一变化可能在五年内引发全球计时危机,比如计算机通讯和电信网络造成大规模中断。 事实上,这样的表述并不准确,正确的表述应该为:2029年,某一个1分钟可能缩短为59秒,并且冰盖融化延后了这一天的到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1分钟还会减少成59秒呢?时间难道不是固定不变的吗?这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我们的计时系统尽管时间似乎是均匀流逝的,但实际上我们已经调整了几十年——每隔几年插入一个闰秒。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下我们的计时系统。为确定时间,我们现在常见的时间系统包括三种,分别是: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的世界时(Universal Time,UT1)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准的历书时(Ephemeris Time,ET)以原子内部电子能级跃迁发射的电磁振荡频率为基准的原子时(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法语:Temps Atomique International, TAI)世界时(UT1)是通过将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记为一天来确定的时间标准。它基于地球相对于平太阳的角度变化来划分时间刻度。世界时在航海和导航领域,以及天体测量和天文大地测量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并不是恒定的,世界时的稳定性不足,难以完全满足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对极高精度时间的需求,比如天文观测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为了满足更高精度的实际需要,科学家们引入了原子时。具体来说,原子时是通过原子钟来实现的,而原子钟利用的是原子内部电磁振荡的周期来计时,这种振荡周期非常稳定。因此,原子时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和稳定度,能够提供极其精准的时间标准,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导航系统、通信网络等领域。铯原子钟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空间锶原子光钟实验室,测量仪器显示相关实验信号。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代表大会决定将秒的定义从天文秒改为原子秒,将铯-133原子无干扰的基态超精细能级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定为1秒,也就是说,将铯-133原子发出的辐射振动9192631770次所持续的时间定为1秒,称作国际单位制秒。这一决定标志着原子时的正式确立,并为后续的时间计量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我们国家标准时间的自主校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张首刚研究员为代表的科学家们长期扎根西部,甘于寂寞,攻关十余年,成功研制高稳定连续运行冷原子铯喷泉基准钟,把我国标准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偏差从100纳秒减小到5纳秒内。一分钟为什么会变成59秒?以地球自转为参考的世界时,一直是国际标准时间产生的重要参数之一。一天被分为24小时,1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世界时刻反映了地球相对于宇宙背景的转动角度,这是很重要的。而采用原子时是一种非常准确、不变的时间定义方法,但它也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后果:原子时与地球自转定义的世界时不太匹配。原子时与世界时之间的差异。图片来源:文献[1]几个世纪以来,时间测量的稳定度不断提高,使我们能够看到地球的自转速度并不恒定,这就会使原子时和世界时之间产生差异。为了兼顾这两种需要,便引入了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UTC)系统。当国际原子时与世界时的时刻相差达到0.9秒时,就需要对协调世界时(UTC)进行调整,即增加或减少1秒,以尽量接近世界时,这就是所谓的闰秒(负闰秒,最后一分钟为59秒;正闰秒,最后一分钟为61秒)。这种添加闰秒的世界时就是协调世界时,也称世界标准时间,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时间系统。自1972年UTC正式使用至今以来,地球自转一直处于不断减慢的趋势,协调世界时已经添加了27个闰秒,均为正闰秒。然而,自2020年年中以来,地球自转速率呈现加快趋势。因此科学家估计,在2029年,人类可能就需要首次减少1秒为“负闰秒”,对应的1分钟只有59秒,来保持原子钟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的同步。地球自转速度为何不恒定?在千年的时间尺度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受三个地球物理过程的影响。首先,海水和海底之间的摩擦会逐渐消耗地球自转的动能,从而减缓地球的自转速度,这就是所谓的潮汐效应。其次,由于冰期后回弹,地球形状会发生变化,变得更为扁平,使地球的惯性矩发生变化,降低了其自转速度。这类似于滑冰运动员在旋转时将手臂向身体两侧平伸以减速旋转的原理。最后,地球内部的一些过程,即地核和其外层(地幔、地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例如地磁场变化和地幔对流,也会导致地球自转速度产生变化。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统服务(IERS)的数据,地球的自转速度确实在缓慢减慢。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周期每个世纪增加大约1.8毫秒。虽然这个变化看似微小,但在长时间尺度上,其累积效应却非常显著。例如,古代天文学家记录的日食时间与我们今天计算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2500年前(大约春秋战国时期)观测到的日食时间与现代时钟相比,时钟误差约为4小时。原本,科学家预计由于这些地球物理过程的作用,地球自转速度的减缓将使得首个“负闰秒”在2026年到来。然而,卫星测量数据显示,从1986年开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格陵兰和南极的冰盖正在加速融化。这一现象导致海平面加速上升,进一步减缓了地球自转速度。由于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双重效应,地球的惯性矩增加,自转速度变得更慢,从而推迟了负闰秒的到来。极地冰层融化并向赤道移动,减缓了地球的自转速度。图片来源:文献[3]闰秒会带来什么影响?闰秒通常在世界协调时(UTC)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23:59:60实施。闰秒的调整对日常生活的直接影响较小,人们往往感受不到闰秒所带来的变化。但对依赖精确时间同步的技术系统和应用领域,如计算机、金融、航空航天等领域,闰秒却有重要影响。例如,闰秒的加入或删除需要全球同步,对计算机系统的时间管理提出了挑战。2012年,多个大型网站就因为时间同步错误,导致服务器崩溃,出现了短暂的服务中断。2015年,闰秒再度来临时,工程师们修复了部分2012年出现的问题,但发现了新的问题。又如,每次闰秒调整,GNSS系统需要更新时间数据,以保证授时精度。如果未能及时调整,可能导致导航电文的不准确。与传统的增加一秒的闰秒不同,史无前例的负闰秒将会给许多依赖精确时间同步的系统带来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金融系统等等往往已经设计好如何处理增加的正闰秒,但对如何处理减少的负闰秒则可能缺乏足够的准备。科学家们正在呼吁各界共同努力,为负闰秒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全球技术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尽管闰秒的初衷是保持UTC与地球自转时间UT1同步,但闰秒的调整,特别是潜在的负闰秒,正不断增加时间同步系统的复杂性。有人提议实施幅度更大的校正,如闰分、闰时,以将调整时间延长至百年、千年;也有人建议停止校正,同时公布世界时和国际原子时之间不断增长的时刻差。2022年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最迟不晚于2035年废除闰秒,改为闰分,即允许国际原子时与世界时的时刻相差在1分钟以内。并要求各方协商提出一个可以将“协调世界时”持续至少百年的新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时间同步技术会不断涌现,例如更精准的光钟和更加智能的网络时间协议,都可能为解决闰秒问题提供新的途径。参考文献[1] Tavella, Patrizia, and Jerry X. Mitrovica. "Melting ice solves leap-second problem—for now." (2024).[2]Agnew, Duncan Carr. "A global timekeeping problem postponed by global warming." Nature 628.8007 (2024): 333-336.[3] Gibney, Elizabeth. "Climate change has slowed Earth’s rotation—and could affect how we keep time." Nature 628.8007 (2024): 243-244. 原文:https://m.cnbeta.com.tw/view/1436171.htm

Report

Unwanted commercial content or spam

Pornography or sexually explicit material

Hate speech or graph violence

Harassment or bullying

Other

苹果向AirPods全系列发布新版固件修复漏洞 攻击者借助漏洞可强行连接耳机

摘要:今天苹果向 AirPods 全系列无线耳机以及 Beats 系列无线耳机发布新版固件更新,和以往固件更新都是修复小错误不同的是,此次更新主要是修复安全漏洞。据苹果披露的信息,在蓝牙连接范围内攻击者借助该漏洞可以伪造设备信息,例如可以伪造成某个耳机之前配对的信息,进而强行连接耳机播放内容。 通常情况下如果漏洞已经被黑客利用则苹果会在安全文档里说明,此次苹果并未提到这部分内容,说明漏洞应该还没有被黑客利用。虽然此次漏洞不会造成大范围的攻击,不过对使用 AirPods 系列耳机的用户来说还是尽快更新为好,避免有恶作剧者利用此漏洞连接你的耳机。示意图,固件为旧版本下面是不同机型的固件版本:第二代 AirPods Pro、PowerBeats Pro 和 Beats Fit Pro 固件版本为 6F8其他机型的固件版本为 6A326需要注意的是 AirPods Pro 固件更新是自动化的、用户无法手动干预,但用户可以连接 AirPods 后转到详情里检查固件版本号。如果你希望尽早更新固件可以尝试如下方法:将 AirPods Pro 放进充电盒中并连接电源将 AirPods Pro 连同充电盒靠近已经配对的 iPhone 或 Mac接下来某个时间 iPhone 或 Mac 将自动下载固件并传输到 AirPods Pro 执行更新查看固件版本号具体方法:打开已经配对的 iPhone 或 Mac,这里以 iPhone 为例当连接成功后打开 iPhone 设置、点击 AirPods Pro在详细页面中找到关于部分,这里会显示型号、序列号和固件版本信息 原文:https://m.cnbeta.com.tw/view/1436169.htm

Report

Unwanted commercial content or spam

Pornography or sexually explicit material

Hate speech or graph violence

Harassment or bullying

Other

Join kefu_004’s channel

Package

LV2($ 3.33/month)

Renew

10/24/2024

Total 3.33 FebCoins

Account balance

Recharge

Subscriptions can be cancelled at any time, and after cancellation, you will continue to have access to the content until the next billing cycle.

Send article

Everyone

Only Me

Everyone

Send CopyDone

Add File
FebBox
Other

Izumi Katsuyoshi

send message

Add File
FebBox

Photo Album

Jun 11,2021 13:33

Edit

View, comment and edit

View

Can view and comment, but not edit.

Comments

Block this user

Type a comment

0/400

After closing, the input will be lost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unsubscribe?

Speed 0.5 0.75 Normal 1.25 1.5 2.0

Time 15min 30min 60min

Voice

Microsoft Kangkang

Chinese (Simplified, PRC)

Chinese (Simplified, PRC)

Microsoft Kangkang

Microsoft Kangkang

Microsoft Kangkang

Microsoft Kangkang

Microsoft Kangkang

Exit Reading

Suspend